小贷行业自2008年正式启动试点至今,经历了快速发展、停滞下滑、清理整顿等三个阶段。目前总体上看,仍处于后整顿期与规范发展期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呈现三大特色:理性回归、多极化发展、善用科技。
银行等传统金融行业携金融科技深度下沉并挤压小贷行业生存空间,导致在人才、规模、管理内控能力及政策定位上不可同日而语的小贷行业面临着极大生存危机,因而善用科技扬长避短、驱动行业特色化回归成为小贷公司必需的生存能力。遗憾的是,科技公司的短期趋利性、小贷公司的先天性、科技赋能范式与小贷公司特色的冲突性,导致目前小贷行业科技赋能举步维艰,甚至屡战屡败。
安硕信息作为中国信贷业务信息化服务商的绝对领先者,在地方金融组织尤其是小贷行业的科技赋能领域持续了多年的实践,针对小贷特色的科技赋能范式做了有益探索与尝试。
一、小贷行业的科技痛点
小贷公司对科技的痛点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缺乏获客与风控的科技能力由于传统金融机构依靠金融科技能力挤压小贷公司生存空间,小贷公司必须与传统金融机构错位竞争,必须依赖于金融科技提升精准营销和客户识别能力。然而相当部分小贷公司风控能力弱,缺乏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工具的支持,缺乏利用数据降低风险的手段。此类公司极易面临生存困境,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吃饭的问题。
(2)缺乏内控合规、降本增效、集团型统一管理的有效手段小贷公司管理能力偏弱,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渴望利用科技手段规范管理流程、降低内控风险与合规成本,为经营管理提供可预见性和宏观把控能力。此外,由于业务人员数量少,客户资料及各类文档负荷量极大,客户全流程跟踪与洞察难度大,需要显著提升效率的工具。此类公司一般拥有可控可信的客户资源、且通过圈与链等实体生态持久化客户资源,一般不存在获客与风控的瓶颈,能够吃饱,但需要解决吃好的问题。
(3)急需科技能力探索新业务新模式、推进数字化革新进程数字化绝非外科手术,而是潜移默化,必须从善用科技开始。小贷公司求生欲极强,非常愿意尝试新技术与新模式。但其规模小底子薄,难以支撑转型与创新的成本。因此,普遍渴求“普惠性的具有地方金融特色的科技服务”。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探索差异化经营格局、固守特色之路。同时由于监管、市场及大环境的压力加持,倒逼公司治理架构革新、驱动员工素养等核心竞争力提升。此类公司一般拥有可控、可信且持久化的客户源,需要借助科技能力强化生态粘性、探索新业务新模式,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科技赋能小贷行业的几个问题
科技在银行业以及小贷行业巨头中应用是成功的,但小贷公司千差万别的先天性决定了科技赋能在行业巨头或传统金融机构的成功模式在行业内不可能复制。鉴于小贷公司的行业特质、现状、迥异的个体特性,以及科技公司的短期趋利性,目前科技公司推送的几种平台型或者模式型科技服务与大部分小贷公司在DNA上相排斥。行业内也不乏敢作敢为者,小到虾米型创业团队、大到屈指可数的几个互联网巨头,携科技、资产与模式而来,却屡战屡败。
问题的根源归咎于如下三个不适配。
(1)科技赋能与行业传统痛点难以适配获客与风控是绝大部分传统小贷公司全业务流程中的两大痛点。大部分公司缺乏内生科技能力从而不得不借助外源科技力量的合作,而外源性科技能力使得小贷公司基本上缺乏客户触达性和粘滞性,以及客户关键数据维度的可获得性,继而导致小贷公司对客户信息不可掌控,不可预测,陷入风控黑箱。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外源合作链或赋能链断裂,科技能力随机消失,科技赋能不可持续。
(2)科技赋能与行业现状难以适配科技赋能以相对标准的成熟模式在银行类金融机构较为成功,平台经济巨头以其原生的科技能力赋能闭环生态体系也堪称典范,但针对广大传统小贷公司而言却存在诸多误区。首先是模式思维,科技公司不理解小贷公司,重短利,要规模,在不同DNA的传统机构与小贷公司之间搞模式移植。其次是备胎思维,科技公司不重视小贷公司,以尝试之心先涉足小贷行业以备未来战略之需。最后是生态思维,科技公司不尊重小贷公司,以伙伴之名将小贷公司纳入其生态体系,培育生态,积累数据,搞生态依附。
(3)科技赋能与小贷公司天生短板难以适配小贷公司存在规模小、地域限制、风险兜底策略,以及科技素养较低、信息化程度薄弱等问题,都是外源性科技赋能的短板。
鉴于上述问题,小贷行业科技赋能常常会导致三个难题:能力留不住、数据留不住、客户留不住。
三、安硕信息的科技赋能范式探索
安硕信息在长期的业务实践过程中,针对小贷行业内主要的几种科技赋能模式均做了有意义的尝试,提出了应对小贷公司转型发展的“特色科技赋能为主、科技通道赋能为辅并配合资源平台赋能的组合赋能模式”。
(1)资源平台赋能(平台模式)本质上属于业务资源中介平台(部分较大平台有小贷牌照)。该类赋能平台具有多态性客户资源,提供获客、风控辅助、基础设施、金融工具等一揽子程序性安排,小贷公司作为资金方,看起来省时省力。行业次级巨头和处于中端的小贷公司一般兴趣浓厚,但常常因为兜底措施而放弃。比较适合少数有科技能力与互联网基因的小贷公司,但短多长空。该模式最大的问题:存在平台依附的现场,同时能力、客户和数据留不住,平台合规性风险向机构传递。
(2)科技通道赋能(通道模式)本质上属于金融科技能力整合平台,自身并无自主的科技能力,而是作为科技能力的无痕通道,整合各类基础设施、金融工具、数据资源而对接小贷公司,一般不涉及业务资源。此类科技平台解决了小贷公司多头对接的繁琐问题,以及金融科技资源匮乏的问题,省时省力。除自己拥有直通渠道或者自身具备科技能力的行业巨头之外,绝大部分小贷公司有强烈需求。该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局限于三方基础设施与金融工具对接,与核心业务流程无关,难以支撑业务转型与创新。
(3)特色科技赋能(能力模式)推动小贷公司能力自持的科技服务平台,针对小贷公司行业特性、监管要求以及个体差异性,将科技能力切片,提供粒度适当的构件化科技能力或组合的科技能力服务,在业务流程关键节点上赋能。目的是推动小贷公司立足本源、强化特色、培养能力,从而自持能力。该模式是科技赋能小贷行业的最佳状态,但对小贷公司要求很高:首先要求小贷公司有清晰的战略思维和发展路径,摒弃对科技赋能的误解和短视认知;其次要求小贷公司前期有一定的IT和科技投入,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方能见效。最后要求科技公司吃透监管政策与行业特性,把准行业的层次性、阶段性与差异性,离不开长期业务实践和摸爬滚打。
上述三种赋能模式总结如下:
赋能范式 | 特色 |
资源平台赋能 | n 本质上是助贷或者类助贷业务。 n 10-15%的机构有事实需求,提升短期盈利能力,对转型创新无实质性推动。 n 存在平台依附问题,可能远离主业;能力,客户,数据留不住;平台风险可能向机构传递。 |
科技通道赋能 | n 工具化、市场化的成熟金融科技能力,提升效率、防范风险。 n 90%的地方金融机构存在需求。 n 基础设施与金融工具对接通道,与业务流程无关,支撑业务创新与转型的力度不足。 |
特色科技赋能 | n 针对小贷公司的普遍特色以及个体特性,落地具体化,解决问题。 n 并不限于约定俗成的金融科技之既定范畴。 n 能力碎片化、构件化,更强的自持能力;能力组装,强针对性。 n 小贷公司自持能力,塑造自我革新和探索业务模式的能力。 n 90%的小贷公司存在刚性需求,转型创新的必由之路。 |
安硕信息针对上述几种科技赋能模式有如下几点体会:
(1)小贷行业的层次性、发展阶段性以及个体差异性决定了行业赋能必须是以特色科技赋能为主、科技通道赋能为辅并配合资源平台赋能的组合赋能模式,方可推动小贷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小贷公司科技赋能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小贷公司自我革新与探索新业务新模式的能力,达到能力自持。绝不是业务模式的输送与复制,也并非短期的项目型业务资源与科技能力的外部连接。
(3)科技赋能是小贷公司数字化革新的必由之路,数字化革新的技术基础是建立承载科技能力的信息化业务系统。业务系统不仅仅是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平台,更应该是支撑新业务新模式的科技能力平台。
安硕信息推出的“智慧型小贷公司业务能力平台”,将科技能力与业务痛点深度融合,实现科技能力的本地化自持,提供获客工具、客户评价、内控合规、降本增效、产品创新、模式探索等全过程的支撑服务。在具有大型互联网生态背景的头部小贷公司、背靠核心企业的集团型旗下小贷公司、专注地方特色的传统小而美型小贷公司等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