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红色金融史15|闽西革命根据地金融机构——闽西工农银行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战线
作者: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红色金融史编写组 分享 微信 微博空间qq
时间:2021-06-28

为了扼杀红色政权,国民党政府在军事上开展“会剿”的同时,制定了《闽省封锁推进法》,对闽西苏区实行经济封锁,以阻止苏区与外界的物资流通和经济贸易。1930年5月后,受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影响,闽西革命根据地遭受一定的挫折,但是经济金融战线的工作一直在艰难曲折中推进。1930年6月,为调剂和活跃经济、摆脱经济封锁、解决工农业剪刀差等苏区经济问题,红四军前委、中共闽西特委召开联席会议,提出“要成立闽西工农银行,发行钞票,以维持金融和发展手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准备与敌人作长期的斗争。”接着9月1日在龙岩召开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三年来闽西苏区革命斗争经验,提出财政金融方面的部署,会议通过的《修正财政问题决议案》中关于金融部分指出:“目前为要调节金融,保存现金,发展社会经济,以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前途,唯一办法是设立闽西工农银行,各县设分(支)行,总行随闽西政府所在地而定。”同年11月7日,在红四军前委和中共闽西特委的支持下,闽西工农银行在龙岩城下井巷宣告成立,阮山担任行长,曹菊如为会计科科长,赖祖烈为营业科长兼秘书。主要业务有:发行货币、存款、放款、汇兑等,准备发行以银元为价值基础的兑换券性质货币——银元票,并在龙岩辖属各县均设分行,在各区、乡附设业务代理机构。闽西工农银行还是苏区第一家群众合资入股的股份制银行,自筹备伊始,就自上而下成立了募股委员会募集股金。

闽西工农银行旧址,建于1927年,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城街道龙川东路96号。坐北朝南,单体四层骑楼式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32平方米,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闽西苏维埃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保障闽西工农银行切实发挥保存现金调剂金融的作用

为保障闽西工农银行在闽西根据地迅速打开局面,闽西苏维埃政府短时间内紧锣密鼓地颁布了一系列支持募股、使用苏币的决议、通告、通知等政策文件。

早在闽西工农银行成立之前,1930年9月,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定了《设立闽西工农银行宣传大纲》,《大纲》指出,闽西工农银行将使闽西工农群众的一部分痛苦解除。它将成为闽西革命群众与敌人斗争有力的工具,更有利于扩大斗争,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前途。《大纲》强调“它是目前何等重要的组织”,工农银行募股的办法,只有动员全体群众,并强烈呼吁和号召:“闽西工农群众们!全体动员起来使工农银行实现吧!”

大会推举阮山、张涌滨、曹菊如、邓子恢、蓝为仁、赖祖烈、黄维仁七人为银行委员会委员,阮山为委员会主任,成立闽西工农银行筹备处,着手开展工作。除制定了上述《设立闽西工农银行宣传大纲》,大会还制定了相关的经营管理制度:《闽西工农银行章程》和《闽西工农银行业务运营规则》。《章程》和《规则》详细规定各项业务及业务指标要求,一是银行以发行纸币、存贷款、汇兑、买卖金银、代理金库、代办发行公债、征收税款等为营业范围。二是一般贷款月息0.6%、商业借贷月息1%,以0.3%的低息借款支持农民购买种子、肥料、耕牛等,帮助其发展生产,以打击高利贷和投机倒把,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的经济封锁。确定定期存款半年期以上者月息0.45%,活期存款半年期以上者月息0.3%。三是规范银行具体的经营管理。《规则》明确了会计核算、负债管理、工(农)商信贷、资金汇划、转账结算、金银兑换、货币发行、金库保卫等业务运行的一整套制度。

1931年1月,闽西苏维埃政府针对部分地方不使用闽西工农银行纸币的情况,发布通告要求:“以后我们大家应一致拥护工农银行的纸币,维护工农银行的信用。同时,各政府、各合作社切实负责兑现,如有藉端不用者,应予以相当的处分。”同年4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再次声明,工农银行是斗争的武器,是给敌人有力的进攻,使政权更加巩固起来。工农银行更(要)在目前严重的斗争上有伟大的作用,如果工农银行有什么损失,决不是银行本身的损失,而是苏维埃政权受到极大损失。

同年8月初,为提高与巩固银行信用,苏维埃政府通知要求,凡群众缴纳土地税、山林税及缴款应多收工农银行纸币;只有工农银行纸币与大洋同价使用,国民党资本家白色纸币照大洋价降四分等。8月中旬,闽西政府再次就“纸币流通问题”布告通知,通知指出:“闽西工农银行是我们闽西工农群众集股开办的银行。这工农银行发行的纸币是永远十足通用随时可以兑现的”,“闽西工农银行纸票无论什么交易都应一律十足通用,缴纳政府的土地税可尽量用工农银行纸票来缴纳。”

二、闽西苏维埃政府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宣传闽西工农银行的革命作用

除了三令五申的政策要求,政府还积极组织各种宣传活动,深入到群众中,挨家挨户向群众做思想工作,解释和宣传工农银行的阶级属性和革命作用,保障银行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可,推动苏币的流通使用。1931年11月7日,正逢闽西工农银行成立一周年纪念日,闽西苏维埃政府通过举行召开庆祝大会、工商座谈会、展览会等多种活动,扩大银行的影响。展览会上,闽西工农银行工作人员别出心裁设计用金条摆成金塔、银元摆成银塔展示银行实力,从未见过这么多金银财宝的群众看到了都啧啧称赞,对属于工农自己的苏维埃银行更加充满信心。

在这次纪念活动中,担任会计科长的曹菊如还专门撰写了纪念《闽西工农银行一周年》的文章。文章提到,要从实际上使群众明了,工农银行是他们自己的银行,每一个赤色群众都应该加入自己的银行!它要与各大城市的商家发生联系,帮助他们沟通赤、白区域的贸易!它要在冲破敌人经济封锁这一任务之下,一方面帮助苏区之增加和输出;另一方面设法运进大批日用必需品,以供给群众之需求!它要以更大的力量帮助各种合作社组织的发展,用更多的资金,低利借给合作社,以发展社会经济!在这篇纪念文章中,明确阐述了工农银行建立的革命任务,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一目了然。

三、闽西工农银行掌握多种发行储备、统一货币发行权,维护苏区币值稳定

(一)募集股金。闽西工农银行是苏区最早实行股份制的银行。银行自筹备伊始即成立了募股委员会,各级政府、各工会、各部队组织募股委员会。资本金定为20万元,发行不记名股票20万股,分壹股、伍股、拾股。股金以银元为单位,收现金不收纸币,金器照时价推算。除鼓励工农群众踊跃入股外,闽西苏维埃政府还要求各地合作社每资本百元至少应买股票10元,粮食调剂局每资本百元至少要买股票20元,各级政府、各工会及各机关工作人员,每人至少应买股票1元。

闽西工农银行募股表册

闽西工农银行股金收据

闽西工农银行从1930年8月25日开始募股,第一期计划募股12万元,计划从各合作社、粮食调剂局募集6万元,群众、商人认购6万元,但到成立当年年底仅募集到2万多元。一开始在向各县、各区募股时,股金纷纷被财政紧张的地方苏维埃政府截留、挪用,用以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农银行的募股进程。在以后1931年4月、5月、6月,闽西苏维埃政府连续发出通知要求,将募股任务分配至各县、区政府并限期完成,但由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造成的严重危害,很多人因肃清“社会民主党”事件遭蒙冤案,闽西根据地武装力量遭到削弱,大片根据地被肢解,由48个区缩小到了22个区,闽西根据地遭受了重大损失,银行募资扩业计划始终未能完成。

针对如何使用资金,早在1930年9月“经济财政土地委员会联席会议”决议中,就有对资金用途比例的规定。募集到的资本金按库存现金30%、市面流通13%、社会保险7%(以备意外灾害临时用款)、投入闽西苏维埃政府10%(注重控制财政性用款)、投入各种合作社25%、投入苏维埃商店和土地生产15%进行分配;针对经营利润,还特别规定闽西工农银行分配比例,按提留公积金20%、工作人员奖励20%、股东红利60%进行分配。

(二)统一货币。1930年11月25日,闽西苏维埃政府发出了《通行闽西工农银行纸币》布告要求:“为使金融便利流通,特先印暂行纸币三万张,每张一元,与光洋同价,自布告之日起开始通行。”闽西工农银行成立后发行了三种面额的货币,分别是1元银元券和1角、2角银元辅币券,1元券发行3万张。货币流通于以龙岩、永定、上杭三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1931年4月,闽西苏维埃政府对货币发行和管理作出规定,要求“合作社已发出纸票的,应立即向经委会登记。以后合作社不得再发纸票,过去发的纸票如超过限制的,应收回”;而各合作社“须负责兑现及推销银行纸票工作”。自此闽西工农银行集中统一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货币发行权,避免闽西根据地各区县信用合作社货币发行各自为政的现象。

闽西工农银行一元券,1930年版

闽西工农银行一元券,1931年版

闽西工农银行大洋二角辅币券,1931年版

(三)物资储备。“要做到币值的稳定,就必须有保证稳定的手段——充足的物资”,这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的金融规律。在国民党政府封锁下的苏区,白银严重匮乏。闽西工农银行为保存现银、增强纸币信用,在实行银元本位的同时,以储备重要物资为辅发行货币。《章程》中规定发行纸币,至少必须有十分之三之现金或贵重金属或外国货币作为物质准备,其余应以易于变售之货物或短期汇票或他种证券作为保证准备,以保证货币有足够的物资作抵押,从而维护货币币值的稳定。根据银行留存的《日计表》测算,到1934年11月,闽西工农银行金融资产包括了重纸、白盐、杂货、布匹等重要物资资产共有6986.4元,占金融资产总额9.75%,银行还可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这些重要物资,可以回笼货币、保证币值稳定,提高纸币信用。

四、闽西工农银行在战火纷飞中坚持办理低息贷款、活跃经济,开展货币斗争,支持苏区经济,支援革命战争

闽西工农银行主要履行发行纸币、低利借贷、代理财政等职能,具体详实的经营管理措施,为稳定苏区金融及财政奠定了良好基础。

办理低息贷款,支持苏区工农业发展。当时闽西各县都已先后建立了一些生产与消费合作社,如长汀南阳铸铁生产合作社、造纸合作社、樟脑公司等,闽西工农银行低息贷款重点支持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社,有的还给予必要的投资,促进和繁荣苏区经济。在永定,工农银行帮助当地利用资源优势开办石灰生产合作社,开办“耕犁合作社”“农具合作社”解决农业的生产工具,如耕牛、农具、肥料等实际问题;在长汀,工农银行支持成立贸易公司,开展对外贸易,资助长汀熬盐厂、织布厂、印刷厂、红军被服厂、闽粤赣军区兵工厂等企业,大力支持长汀工业建立和发展。长汀后来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

同时,工农银行也以扶贫助困为己任,通过互济会,救济被军阀摧残、劫后余生的农工群众,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为解决谷贱伤农和高利贷剥削的问题,闽西工农银行帮助各县建立合作社,由当地信用合作社向粮食调剂局和粮食合作社发放贷款,在收割时以较高价格买进粮食,缺粮时按原价九五折卖给农民,稳定粮食价格,安定农民生活,支持农林经济。这一独创的“粮食调剂贷款”业务办法还曾作为典型经验被推广至整个中央苏区。

代理财政金库,经办政府收支。除从事传统银行业的储蓄与贷款业务外,闽西工农银行也为闽西苏维埃政府代理财政,相当于现代银行代理金库制度,政府、军队、机关、团体的没收款和捐款都交到银行,作为财政存款,集中各种资金,统一财政收支,确保政府资金的正常收支。

收购金银,熔铸金银币。闽西工农银行在长汀水东街专设一个营业部,挂牌存款放款、汇兑抵押、买卖金银、经营储蓄等业务。金银在当时是只买不卖,银行主要是收购金银。为将收购的金银及时熔铸成银元、金条,闽西工农银行在长汀专门设立熔银厂,将营业部收购的银器熔解提炼成银饼,铸成银元、银角,把黄金熔成5两、10两的金条。苏区政府利用这些银元、金条到敌占区换回根据地所需要的军需民用重要物资。后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后,闽西工农银行将库存的所有银饼都上交。

兼营进出口贸易。闽西工农银行长汀水东街营业部还办理进出口贸易,将土特产及木材、纸张、钨矿砂等运到国民党统治区,买回根据地迫切需要的食盐、布匹、煤油、药品等物品,还负责供应军粮。仅1932年3月的漳州战役,红军军粮全部由营业部组织供应,总计供应了十几万斤大米。

开展货币斗争。为稳定和扩大苏维埃货币发行和流通范围,集中现金,驱逐劣币,避免群众遭受损失,闽西工农银行面对杂币劣币充斥闽西市场的混乱局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占领了闽西根据地的货币市场,赢得货币战场上的胜利。一是发行自己的纸币,集中保存现金。当时各革命根据地设立金融机构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集中筹集、保存现金,便于与苏区外的区域开展贸易,换购军需物资。当时与白区贸易现金主要依靠银元(现洋)硬通货,所以苏维埃政府对金银管理非常严格,苏区银元一律存入银行,需要支付时仅提供纸币,并禁止黄金、白银外流,取缔金银投机活动,如闽西苏维埃政府发布《禁止私人收买金银首饰》公告明令禁止金银交易,收买金银者处以十倍罚金,在赤区或白区私销者处以死刑;二是科学设置纸币兑换比价,驱逐劣币劣钞。闽西苏维埃政府发布兑换公告,实行工农银行纸币与大洋同价、白区纸币照大洋价降四折的汇率政策,迫使杂币劣币退出苏区。这些措施执行的很顺利,在银行一周年时,苏维埃货币完全占领闽西革命根据地,颇受群众欢迎,当时需要102枚银元才能兑换100元闽西工农银行苏维埃纸币。

1930年12月,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龙岩县城陷落,闽西工农银行跟随闽西苏维埃政府机关迁往永定虎岗,到1931年春夏之交,根据地失守一半多。1931年9月中旬,红军重新克复长汀,10月闽西工农银行回到长汀,以后一直在此营业,流通范围扩大到龙岩、上杭、永定、连城、宁化等11县的广大地区。1932年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福建分行在长汀成立,闽西工农银行因是与群众合资的股份制银行所以继续营业,1934年10月,红军主力被迫离开长汀北上后,闽西工农银行留守的工作人员一直坚持记账、营业,银行员工冒着危险走村入户结清存款、收回纸币,到11月10日,闽西工农银行保存的账册记载金额为666.615元,主要来自国家商店与粮食局,还另有未分红的股东款5685.67元。1935年春革命形势愈加恶化,闽西工农银行不得已停止营业。

闽西培育了一批共和国银行家、金融家、红色金融人才,他们在这里锤炼成长、经受血与火的战争洗礼,除为革命捐躯的烈士外,后来多数成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行家里手,如邓子恢由闽西工农银行委员会委员,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部长、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曹菊如由闽西工农银行会计科科长,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副行长、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赖祖烈继阮山之后,于1932年任闽西工农银行行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务院财政秘书等职;金库管理员曹根全,1932年调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陕北曾任西北银行科长兼银行印刷厂厂长,陕甘工委财政部长,东北银行嫩江省银行行长、吉林省银行行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党组书记、行长,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行长。太平区和丰田区信用合作社发起人、负责筹建闽西工农银行并担任首任行长阮山,1930年6月调任闽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北上长征后,阮山根据党的指示,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同年阮山不幸被叛徒杀害,时年46岁。

闽西红色金融史是伴随着闽西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由一批忠于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不懈探索、尝试和实践书写在闽西大地的光辉一页,在艰难困苦中玉汝于成,不仅使闽西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而且为苏维埃国家银行创办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和革命斗争经验,闽西信用合作社更是在毛泽东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是毛泽东合作社理论的大规模实践,以此为发端,毛泽东合作经济思想在中央苏区及以后逐渐实施于祖国大地。